【千问千寻大运河】深·看|怎么融入大湾区跨越千年,苏州怎样续写运河故事
天光水色,一望皆平。漫步苏州平望运河畔,这里早已变了模样,四河汇集之处,老时光与新时尚的碰撞下,一出“京杭大集”好戏正在上演。
大运河东岸的浒墅关镇,运河小镇蝶变重生。
平江古巷,摇橹声悠悠,运河边的“画桥人”,妙笔生桥。
运河“吴门第一镇”,“像规划城市一样规划农村”,让望亭人饱览了运河风光,也提升了幸福感。
……
今年1月,苏州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正式启动“吴门望亭、浒墅关、枫桥夜泊、平江古巷、虎丘塔、水陆盘门、横塘驿站、宝带桥、石湖五堤、平望·四河汇集”十大运河文化地标建设,全面打响“江南文化”品牌,努力建设大运河文化带“最精彩一段”。
如今,苏州的“运河十景”打造得怎样了?
翻开“加速度”背后的数据,我们看到了:
吴门望亭·吴门中医馆及运河十景展示馆建设进度完成80%;虎丘塔·塔影园本体建设项目整体进度达95%;平望·四河汇集“京杭大集”项目第一期建设完成100%;浒墅关古镇项目大码头一期招商完成100%;吴门望亭运河服务区前期开发完成100%……
流淌了2500多年的大运河,见证着苏州的成长与变迁。
一条大运河,不仅是苏州的宝贵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,也是苏州城市发展的主要空间轴线和城市文脉。
阿姨的抖音,古建筑里的剧本杀
沿着大运河苏州段行走,可以看到一个个运河小镇立足自身特色,谋划新的发展蓝图,在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,焕发出流光溢彩的全新一面。
“京杭大集”是苏州运河十景——平望·四河汇集的重要组成部分,以“大运河畔的平行旅程”为核心理念,联动运河沿线城市特色,全新打造出了粮仓、平望风物记、群乐茶馆、初见书房·运河密码等一系列创新文旅体验。
目前,“京杭大集”第一期正式进入试运营阶段。
在“京杭大集”的粮仓内,钱惠琴喊上自己的广场舞姐妹们正饶有兴致地排好队形,摆弄着仓里的农具拍摄抖音短视频。
“一年前来这里的时候,一个空荡荡的粮仓,现在改造后,整体给人感觉焕然一新,烟火气息很浓厚,好像又回到了小时候丰收的时候!”
住在平望镇上的钱惠琴,听闻这里变化很大,特意过来打卡一番。
江苏远见文旅控股集团姬文君告诉看苏州记者, “粮仓在设计改造的时候,我们将原有的地砖、屋顶等历史痕迹都进行了保留,内部设置运河主题文化展,打造一条情景式的运河知识长廊,还原千年运河的前世今生”。
粮仓的改建是保护,也是重生,它正在成为运河文旅新场景的网红符号。
“哐哐呛”!循声来到古老的安德桥下,只见几位大爷正在低头检查自己的表演道具锣、鼓、钹,原来,他们今天要在“京杭大集”的戏台上表演扬歌。
我们了解到,这几位大爷是住在平望镇上的倪家兄弟,讲起家乡的变化,他们很是感慨。
“改造后,我们的生活环境变得更好了,平日里我们会来运河边散散步,约上戏友唱唱小曲儿,退休生活也变得丰富许多!”倪永生感慨。